讀書誌106─童軍多元評量活動設計與實施研討會

讀書誌106─童軍多元評量活動設計與實施研討會

 

教改之後對課程的要求將朝向活化教學、有效教學、多元評量、補救教學四項目標,如何活化教學的影片近來也在網路上流傳。本次研討會主要關注的議題則在於如何進行評量。這學期正好在上教學實習,課堂中有關綜合領域的評量方式:口語評量、實做評量、高層次紙筆測驗、檔案評量等已先有預習,研討會上聽到時也不致於陌生,然而如何轉化成評量規準,正是此研討會的重要目標之一。由於時間緊迫,居澤老師的報告被沈六老師玩笑地說像是政策宣導,此處所謂緊迫,不只在於研討會的時間,也在於評量方式已在試辦階段,即將有所轉變。沈老師同時指出應強調理論根據,在於Howard Gardner的八大智慧,老師要找出學生的優質智慧。另外並指出,問題出在課程、教材太多,應該將其精緻化,並依年齡來找出學生應該學些什麼。

專題報告後的實例分享,請到後甲國中邱敏慧老師、龍門國中曾菁芬、許翔宇、黃群翔老師分享教學實例,舉出〈應變高手─搭設避難小屋〉、〈龍新大閱(以地圖、追蹤為主)〉、〈龍門冰果室(以創意果凍為主)〉三個教案中,如何利用「學習成就評量標準」中的五個表現等級「A.卓越」、「B.超越」、「C.通過(最低標準)」、「D.未達能力標準」、「E.未達D」來轉化出各單元的評量計畫,透過試辦,也更能了解如何讓學生學習到所要求的能力指標。

幾個講師所提的觀念很適合用來突顯本研討會的重要性。許老師提問課程內容、課程評量、能力指標、評量標準等等名詞的先後順序,引出九年一貫、十二年國教改革至今的方向,過去先有許多課程及其評量方式,九年一貫之後則是讓學生學會帶得走的能力,即各項能力指標,目前教育部則正在發展依據能力指標而來的評量標準,簡單說來,我們即將由過去的「常模參照」轉變為「標準參照」。從例子的說明中可以看到,過去幾個可能有90分以上的學習單,在改變評量標準後,可能只有C、D的程度。從目前發展中的評量標準回過來修正課程內容、單元評量方式,有助於準確達到學習能力的目標。

下午的活動分成兩個工作坊,一區為「學習共同體與口語評量」,另一區為「學習成就評量標準」的實做,我參與後者的工作坊。該工作坊就自行討論選擇的主題─〈居家安全調查員─燃燒電火球〉、〈休閒風、瘋休閒〉、〈我要「火」起來〉─討論出評量計畫,包括教學目標,單元評量方法,評量標準三項。舉自己所在小組的成果為例:

【教學目標】

1.具備野外生火技能,提升野外生存能力。

2.生火時能與環境做合宜的互動。

【單元評量方式】

1.口與評量:學生能說出野外生火程序、要素與場地選擇。

2.實作評量:學生能正確(速度、安全、環境)架柴並將火生起。

3.高層次紙筆測驗:能表達生火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生火對環境的危害,並提出改進的解決方法。

【評量標準】

(配合第四主題軸保護自我與環境中,戶外生活核心素養的表現標準去設計。)

A.能分析生火程序中遇到的困難,並運用正確的方法解決,且顧及環境安全衛生。

B.能分析各種不同生火材料的優缺點,且能安全、迅速的生火,確實做好善後滅跡的工作。

C.能表達野外生火的材料、程序和要素,並和小隊共同生火。

D.能參與生火活動。

E.未達D。

最後工作坊在分享感謝的歡笑聲中結束。我在想,究竟是怎樣的人會拿到E,大概是都沒來上課的吧,那多這一個等第有意思嗎?會中也問了一位老師說,要改成這樣的評量方式你會緊張嗎?他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突然聯想到,要是成績有影響,那不如通通給A呢。好在這樣的悲觀想法(應該)沒有支持的依據,會中另外發了一張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健體、藝文、綜合領域屬多元學習表現部份,上限18分,平均成績及格就能拿到綜合領域的6分,這是只要打C就不會影響升學的意思嗎?其實有教學就要有評量,評量本來就算教師份內的工作,概念並不新潮;但利用不同的課程方案來發展「能力」,並且要有統一的評量標準,特別又是全國性的標準,則是目前發展中頗具趣味與挑戰之處。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12 月 23 日 at 14:50:24  發表迴響  

人物誌056-剝皮寮遇磚家

總覺得到萬華國中代社團課卻沒能有機會好好逛逛萬華相當可惜,這次因周日要參與研習沒得回彰化,索性繞過捷運站往另一頭走。看過拍賣式的文物交流,舊式建築剝皮寮吸引我的目光,也不知有什麼可以看,隨意走走,發現一位老先生和貌似志工的小姐對著磚牆「說三道四」,本來想往歷史街區看進去,轉了一轉,好奇那奇妙風景,不知是志工遇到麻煩的老先生、還是一對一解說,厚著臉皮跟在一旁看熱鬧。

從態度上,像是老師指導志工,後來才知道,是別地方的老師想來這看斗砌牆。在那之前,跟在一旁聽老師說著磚塊的材質、品質,級外磚為何有裂痕,火頭磚、火尾磚,火頭磚黑色的原因(炭灰)與放在窯裡的位置、方式有關。志工詢問有關「出丁砌」(可能會誤記,沒查到這樣的詞),想請老師指導一下,於是往教育中心的方向走去,我又厚著臉皮亦步亦趨,兩人對我倒也甚麼話都沒說。過了中心正門一點點,志工指出所在,老師說這並不標準,水泥的部分應該要出來更多一點,接著在磚柱上模擬施做過程,但我沒能想像到工具以及過程,只意會到會很費工,比較好看,也許有想要男丁的意思。志工再問地磚也能出丁嗎?老師講了大龍峒(可能誤記)有這類的做法,有保護地磚的功能。志工接著再問一旁的紅磚圓柱是不是敲打成圓形的,老師則說磚頭也可以用模子製成所需形狀,不是用敲打的,還特別說不要誤導了,更說裡頭其實是空心的,志工說應該沒人敢敲開看看,老師又對說哪裡也可以看到這類的圓柱,志工很有興趣。

不知還有什麼料可以看,志工領著老師進中心的門看殘存的牆,我又厚著臉皮跟上,志工老師間行禮諾諾,在我走神亂晃時大概又說了些什麼,看了磚柱,老師說白白的是壁癌,總之是從磚頭滲透出來的,我覺得奇怪,但不以為意。中心內一位不知是職員或是老師的女士走了出來,彼此間又一陣招呼,從那氣勢看起來,應該是高手對高手。志工說明老師是來看斗砌牆的,女士開心的指引說二樓就有,準備要帶著老師一起去看,跟誰交代一下事情,我這才考慮該不該繼續厚著臉皮跟上,老師很親切的問,要不要一起去看呀,「好呀,好呀」我說。

老師讓女士先介紹,似乎懂得不少,然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交流。大致上女士先是說磚頭的形狀是一樣的,只是排列的方式像堆出一個斗,而以此為名。老師則說中間的空間會剛好是一斗,我心想真的嗎?原來老師主要想帶出典型的砌法,而牆上因為磚頭的品質不一致,砌起來不甚工整,又談黑色火頭磚及其凹凸,說到是因為材質不同關係,女士雖然覺得可能有問題,但當場沒明說。老師又提三合土,直到這次我才稍聽懂三合土,說是石灰混糯米,但當然混不起來,要加上黑糖,才能讓兩者調和,我驚覺怎麼有人會想到這回事,老師卻又接著講,有糖份會引來螞蟻,還要加上明礬,說是防蟲。聽起來是這樣,但我知道一定也沒說的那麼簡單。又說磚頭要用前要泡一整天水,免得砌石吸走水泥的水份,反而黏不牢,現在很多施工前向磚頭灑水的,也是這意思。滿意以後,朝外頭走去,我這時才抽空偷問志工這位老師是誰,說是觀光導遊協會的老師。

到了外頭,老師又藉機說明地磚形式跟規矩,丁字型的可算是公共空間,要是地磚是棋盤形排列,則沒有主人的允許是不得入內的。志工補了句,通常臥房是這樣的形式。再走幾步,又見到出丁砌法,由於女士沒聽到,這處又流連一下。又路過「工字」欄杆,老師強調工字的做法一定是矮矮短短,做工辛苦,沒人要做長工,只要做短工。但是如果是壽字,一定要越細長越好,祝壽的字畫也是這樣。

下樓後,才發現早已過了休館時間,鐵門都拉了下來,女士其實應該早已下班,但一直跟著交流,志工領我們由側門出去,像老師要了名片,又說我很有興趣認識老師、聽老師的課程也幫我要一張。老師東摸西摸只摸得一張,女士從裡頭出來,一張三個人怎麼拿呢,志工問到最近哪裡有老師的課可以聽時,四人又在門口逗留,志工趁機謄寫兩張老師的名片資料,並附上課程時間,貼心至極。

老師離開,志工回中心下班,女士看我有興趣,問了姓氏、身份,知道我的來由,發現我不趕時間,竟又接著解說,走到街區入口,大致上先談這裡是銀盤道(可能誤記,官道,台灣民主國獻旗時曾走過這裡),又談到磚與維多利亞式風格,她提有人說總督府四條白色那紅白相間的做法是維多利亞式建築,但她看典型的維多利亞式建築,例如淡水的領事館並沒有這樣的設計,再深入考究,發現那是日人到國外學習後,建築精英來到台灣後的巧思,設計書上也寫屬於複合式建築。又帶我看閩式建築火庫起、凹壽、步口(傳統住宅於主要入口處內縮,促成屋簷下有步口廊,並讓壽樑外露的做法,稱為凹壽。By網路資料)通常步口只有一米左右,然而這裡要做生意想多拉一點距離出來,但建屋規格屋坡其實有一定,於是柱上要用紅磚疊出來,稱火庫起,自稱去探究名稱由來,配合凹壽跟爐灶、爐灶防火的意象有關,應有奇數(陽數)階梯,吉祥,因為商店無法在內設香案,於是天公爐掛壽梁正中。我問怎麼沒掛,她提後來設計者有自己的「巧思」,但可能沒注意到原有的意涵。又談清水磚,雖然是好看一些但品質也不一定好,磚上白色的是石華,是從磚內滲出的,又說明稍早看斗砌牆時老師提火頭磚不同材質之說云云,應該不是那樣,磚頭的成份是頁岩,品質好不好要看其中雜質被篩掉的情況如何。還有拱廊、械心石(網路查好像稱拱心石)、街區因為被劃為學校用地得以保留等等概念。

自從我四點半左右厚顏跟上人家以後,至此已將近六點,算來是上了兩堂課。她告訴我可以到對面看看剝皮寮,雖然不像迪化街華麗,但這裡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可以看出居民熱情地表達自我。因為燈光昏暗,我找地方用餐,說來還是自家附近的鵝肉冬粉好吃,隨後,又走往祖師廟(沒進去)、氣氛詭異的觀光夜市,到了龍山寺逛了一圈後回宿舍,惠文正好打電話來,我簡單說了去了剝皮寮一趟現在才回來,但這一句話裡頭可包涵太多東西了,起碼一次聽三個人解說,就不簡單。而感想最大的應該是,就從磚頭開始,竟也能有那麼多事情可說。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12 月 21 日 at 17:03:35  發表迴響  

徐氏基金會中譯的童子軍科學叢書

上學期修童軍教育原理,陳永龍老師在課堂介紹了本由徐氏基金會出版的童子軍科學叢書─海洋學,據傳是有這一系列書,但那天卻是第一次摸到,翻開後,就是美國專科章手冊的風格,不過驚奇沒多久,就沒放心上。暑假向學姐劉懿瑩借來各版美國童軍手冊,拍了其中有關專科章的部份。這學期逛永龍老師的研究室,才又把他借來看,沒幾天就覺得應該有有趣的事要做。

從海洋學一書前言得知徐氏基金會民國45年(1956)成立,該書在民國64年(1975)出版,封底有童子軍科學叢書目錄七輯共70本。而我手上有童軍手冊六版(1959)、七版(1965)、八版(1972)的資料。六版(1959)將專科章分為15類、約105項專科,但僅有項目名稱沒有合格標準,裡頭沒有海洋學(Oceanography)。七版(1965)開始有海洋學,當時把專科章分16類、約110項來介紹,同樣沒有列出合格標準。由於陷在童子軍科學叢書目錄分成七輯應該與分類有關,而八版(1972)是照字母排序,這樣比對也許麻煩點,所以先整理六版、七版,差不多整理完一半,才發現有些項目叢書目錄裡面並沒有。

例如公民資質類的有4種Citizenship in the home(家庭成員的權利義務)、Citizenship in the community(社區公民)、Citizenship in the nation(國家公民)、World brotherhood(世界兄弟情誼),在科學叢書裡根本沒有Citizenship in the home與World brotherhood對應的書。不過自己覺得有趣的是,如果Citizenship要翻成公民,家庭公民聽起來就有點好笑,不知該如何翻譯好,如果翻譯成家庭成員的權利義務,又覺得似乎嚴肅過頭。另外,1972年World brotherhood沒了,換成世界公民,能當成童軍什麼全球化什麼的指標嗎?

總之後來才確定三個版本裡只有1972年項目看來都有(應該也很合理),在整理完六、七版的項目名稱後,乖乖的把八版的名稱再整理一次。沒有漏記、漏算的話,八版裡頭有114項專科章,童子軍科學叢書中70本都能對應到。比對海洋學合格標準也大致接近,其實跟目前的版本也差異不大。我的小結是,也許我們沒有幾本自己的專科章手冊,不過在民國64年左右應該就已經有人翻譯好了70本的美國專科章手冊。

在六版的專科章內容有提到24種專科章可以參加四健會(4-H)的活動,或是四健會的FFA獎章,往前翻五版(1949)的內容中也有26種。這FFA獎章(或是活動方案)似乎還存在,只不過還沒搞清楚是什麼樣子的內容,總之,在美國,看來過去兩會還挺密切的,而在我們這邊的話,不知會是怎樣的合作關係。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10 月 18 日 at 19:30:58  發表迴響  

讀書誌105-最美好的禮物─覺知力

真正的智慧來自實作的Dirt Time,透過鑽木取火、手工編織、潛行等這些身體技能,能讓能重獲覺知力,也讓人瞭解生命中唯一擁有的是當下,不是過去的榮光,也不是未實踐的未來計畫。感官功能在這覺知中仍佔部分作用,但感官並分全部。大自然包含一切,某些技術上的活動對某些人來說仍有感動的,例如生火或攝影,是屬於精神上的感動但不見得是巫術。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辦了場「覺知力,上天賦予人類最美好的禮物」的演講,邀請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創辦人Mike來談覺知。覺知或許是環境教育課程當中會先遇到的一環,而童軍可能稱做觀察、自然研究等活動,早先在課堂上顏老師已經邀請過Mike的太太─達娃來演講從追蹤師的角度來看待自然生活,近來又遇到有關覺知的課程主題,因而報名參加。原本有幾個問題要問,後來依據演講內容做了修正,倒是沒有全部都問到。

Mike提到覺知是我們最遠古的「技能」(skill)之一,並詢問會場眾人對覺知的看法,有人提到感官接收、有人提是了解對自己的狀況。講者以綠燈時過馬路的例子來說明,對於飛奔而來的摩托車我們不會注意很久、思考很久,才覺得應該要躲開,覺知可以部分有意識的狀態,而部分是無意識的本能直覺。

由於幾件事情,所以我們喪失了覺知力。一是routine,例行作息,一成不變的事,窄化了生活。二是encapsulation,被包裹起來,上車聽隨身聽、玩IPOD,對於有戶外經驗的人,可以想想到戶外四、五天後回到車上那一剎那有怎樣的感覺。三是removed our feet from the earth,雙腳遠離了土地,大自然成了休閒式的場所。在現在人的需求不是經由大自然而獲得滿足,而是經由社會來獲得滿足,但當人在狩獵與被授獵的那時,覺知力是相當厲害的。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一切束縛,但像他過去以為有好的裝備就是好的戶外活動人士,但那只不過是社會帶著自己走而已。四是false gods of the flesh,對肉慾的虛假崇拜,包含對金錢的崇拜。最後一個差不多無法挽回了,是loss of predation,喪失掠食者。

重獲覺知力,就是重獲個人的自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覺知力泡泡,那是個人的能量邊界,在捷運上人多嘴雜,因此我們會有過度的負載,而想把自己的能量盡量縮小。坊間有許多課程要讓人重拾覺知力,但其實這沒有捷徑,除了在泥巴裡打滾(dirt time),才能重獲覺知力。有這樣的能力,你能隨自己的意願選擇要不要在現實社會中放大你的邊界。

有幾個方法,包括清晰的頭腦、放下被時間所限制的觀念、放慢自己的步伐、行走在靜心冥想中(狐步與廣角視野)、放下擔憂、關掉多餘的思緒、不要過度分析、不要指稱名稱(以為知道名字就算知道全部)。身、心、靈沉浸在自然中,忽視不舒適感,像孩子一般。這之後,就談到火與營火對人的感覺準備帶入後來的鑽木取火。

趁某個提問的階段,我提到環境教育中以感官上的經驗來進行教學,如聽覺、視覺等,並詢問這樣的感官教學活動對他所提的覺知是否有益,或是互斥。原本是想提到幾週前上環境課程設計時自己歸納的三個範疇,感官上有關知識的部分、美感上形狀、顏色、比例等老師後來稱為美學原則的部分,還有一個是老師後來存而不論有關精神上、靈性上的感知。不過感覺太不切題,換上剛想到的這題。Mike則大概答道,這些感官的部分大概是一半,覺知的同時感官是打開的,至於後來又人說是不是第六感,則回答不管是第七、第二十七、第…感,總之這是像打獵時直覺、本能的感覺。

後來在提Dirt Time演講也快至尾聲,要帶去示範鑽木取火。在鑽木取火後,我又提問到有關靈境追尋、某些無意識的這些內容,往往被當成是靈性的存在,或甚至是巫術,並問問鑽木取火、菸斗這些象徵、徵兆、傳統活動跟他的覺知的關聯。Mike回答的方向大概是:大自然包含了一切,某些(物質上)的技術活動不光是完成某些目的,仍可感動人心,他舉攝影、和他在靈境追尋前第一次鑽木取火成功時也感動得落淚、直到現在每次鑽木取火仍會起雞皮疙瘩。我大致解讀成,這可以是和巫術無關的,但又想到如果一群人對某些事都有同樣的覺知,也許可能就成為禁忌、徵兆或巫術一類的。原本事前還想問問藥輪,想想還是算了,消化不了那麼多,只不過對於活在當下才是真正活著的這個答案,似乎尚未滿意。

= = = = =    引 言 分 隔 線    = = = = = =

一切簡單的事都不值得去做。

讀書誌080-從追蹤師的角度看待自然生活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04 月 22 日 at 14:27:52  發表迴響  

讀書誌104-水庫與原住民生存權

除了水庫預定地點、圖示可能淹到哪個位置外,我不太懂那些PPT的照片想表達什麼,直到官大偉老師在與談人解說後的補充,才瞭解其中的涵義以及可能的故事。這次的座談加入了許多人的看法,從兩個水庫延伸到大漢溪流域,延伸到對資本家、對政府不當作為的抵抗。

原無疆界2012春季座談會第二場,談水庫與原住民生存權,邀請後山反興建高台水庫的薩盎斯、前山反興建比麟水庫的莎比與談,現場將近50人。兩位與談人以投影片概論介紹水庫位置、興建後淹沒影響地區、當地特色、現在作為等事項。

官大偉老師小結兩位與談人的投影片用意:一、石門水庫、許多水壩的失敗經驗歷歷在目,怎麼可以重蹈覆轍。二、雖然資訊不對等部落民眾無法舉證,但水庫仍有潛在危機,不可忽視。三、透過兒時照片影像,強調兩地不只是空地的地名,而是安身立命的所在。反過來說,政府有關單位在作計畫時,從不把人、土地、生命經驗納入考量,在他們與財團的眼中,這個不是有生命的「河流」,而僅僅是工業用的「水」。

活動的照片代表了什麼?為何要組織、帶領許許多多活動,還有與青年有關的活動。政府是個法人,對於人民的反應感覺不到痛癢,而他們計畫要執行的事─如蓋水庫,表面上遇到人民的反應暫時不動了,卻仍然有系統的進行分化工作。因應這些系統、細膩、深刻的分化,社群必須不斷用恢復傳統日常生活活動、工作坊、傳統領域地圖等等來維持向心力。也避免「反抗運動」字眼所帶來「貶抑」、「少數利益對抗公益」的暗示。這樣社群的人反而更忙了,這是不對等的戰爭,拿薪水要來蓋水庫與有自己生計活動卻還要另外擠時間出來的志工兩者的戰役。

除了內部組織、青年培力,在與會成員的意見當中,有認為要將其他團體捲入這場活動的,因為這不光是影響到兩個水庫淹沒區的人而已。有說勞工團體是可能對象,因為水庫的議題與產業用水有關,可與相關的勞工團體結盟。學校社團也是選項之一。水庫下游的相關團體、包括環保團體在內,也是選項之一,這些地方不僅會受影響,並且完全拿不到補償。

另一個則是對說帖的建議。有與會成員說道:要用傳統領域、土地價值來對抗所謂公共利益(實則為資本家利益)很難說服其他人。永龍老師從過去好茶的經驗提到水庫包含不光是部落文化議題、經濟議題(參與運動生計如何滿足)、政治議題(利用朝野的矛盾)、生態議題(要有生態主張、生態相關資料,因為過去要調查,沒有生態資料,那麼對生態當然調查不出有何影響),這件事不能只是泰雅人的事。

潘裕豐老師提到日前周美青至山地講清明上河圖的故事,部落自有不同解讀,但實際上以秀巒這個人名作為地名是在紀念殘殺賽夏族人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被水庫淹沒了沒有關係,但「嘿文都蘭」的故事自從被殘殺後,再被淹沒就算是滅族了。後續則有類似要找到感動人的那隻白海豚、黃蝶的說法。汪明輝老師結語要正面積極的發揮人們對河川治理的傳統知識,並且不能只限於水庫當地,因為當事人可能僅僅知道這邊片段的經驗、知識,依大漢溪而生者很多,要形成流域同盟。

很意外的,水庫這事竟然牽動那麼多的議題,但在關心這些議題的同時,自以為雖然理解,但缺乏與土地連結的生命經驗,似乎在議題與自我之間仍隔著某些說不出的距離。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04 月 11 日 at 18:02:52  發表迴響  

從教育社會學看童軍活動

這學期上了幾節教育社會學的課後,就把它當成童軍教育原理來上。大概是前幾週在呂老師的著作中看到他所引用Edwin Nicholson(1941)教育與美國童子軍運動(Education and the Boy Scout Movement in America)中的內容:「童軍的社會改良哲學:童軍運動以個人再生(individual regeneration)作為社會改良的基本方法。」發覺和規範的教育社會學還頗吻合的,有一個理想的社會型態,接著想教育能提供什麼來促進這社會型態的產生,童軍運動中的願景「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似乎又與之相呼應。

這週上到了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和諧論、衝突論。在和諧論的部份見到了涂爾幹的理論。他認為「教育不僅使人『社會化』,且同時完成『個性化』……由個性化所導致的歧異性,使個人發揮潛力,作為社會分工的基礎,並使文化創造成為可能。」我一直認為童軍運動是在建立群性並在其中發展個性,而專科章便是發展個性的方式之一。也一直接觸到一個話題:童軍運動是要維持社會狀態,或是改變的動力。兩個話題突然在這裡結合起來,而其中的要點是「個性為何重要?」、「為何要發展個性?」和諧論中,個性所以重要,是因為社會需要不同功能的人,因而在和諧論看不太到對個人價值太多的肯定。同樣的,雖然貝登堡強調軍事化會抹煞個性,但我卻不確定貝登堡是否多說了些有關個性的價值,而他之所以要能讓個人能有發展,與和諧論中的看法是否也相同呢?另外,有關和諧論中的教學是:成熟的一代對未成熟的一代施以教育。從童軍運動的教育方法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說法,不過貝登堡瞭解青少年可以相互影響,除了成年人的支持外,也有小隊資源─隊員的支持。

回到早期的童軍書籍─如童子軍手冊、羅浮成功之路,貝登堡看到社會的各種道德敗壞現象,而用種種的方法來使青少年有良好的品格,也就是人生要走對的路。要是從其他活動的觀點來看童軍運動,例如探索活動把活動的層次分為四個層次,休閒(玩)、教育(知識傳遞)、發展(能力培養)或治療(矯正),那麼童軍運動的預設至少是在發展或治療的這種層次,拉到專科章的議題,《童子軍運動概論》一書中曾舉類似專科章活動作為囚徒的教育活動,並宣稱效用。要言之,若從衝突論的角度來看,童軍運動有種文化再製的味道。雖然童軍運動開放給任何青少年參與,但這不代表在童軍組織中真的包含了所有類型的青少年。如果我們相信在童軍運動中的童軍夥伴、服務員有某些共同特質,有某些相似的文化資本(象徵符號)在傳遞著,那麼文化再製似乎是真的。

就和諧論而言,涂爾幹認為個性化為社會分工的基礎,帕森士認為學校為社會培養具各種不同工作能力的人,專科章作為童軍運動中個性發展的方法之一,它亦有職業試探的功能,和學校教育不同的,是童軍可依自己的步調進行。但這是因為童軍運動比學校對青少年的個性發展更為重視,或是更怕沒有各種社會分工的人,因而更加強調依青少年的步驟來完成呢,我並不確定。套用教育社會學的概念來分析,只有少數專科章在操作的這件事,似乎又有了某種意義,雖然規範上我們有近百個專科章,然而實際操作的只有少數,我們複製的是哪些專科章的文化,又為何列入某些必修的專科章,我們提供充足的機會來讓有興趣的童軍 學習什麼工的專科章嗎?

當然專科章活動也必須要考慮學員參與、學習的興趣。同樣的,有很多的選擇不表示其中的童軍對所有的科目都有興趣,又如果童軍的需求是因為某些來自家長、社會、同儕的觀念所形塑與限制,這些人又有同樣的特質,那麼他們所選擇參與的活動,可能跟考驗委員想傳遞的早已一致,有很多專科章活動沒能操作,反而不是議題。議題是這些人所想要的是什麼?成為某種職業的人?如工人。或是當個有錢人、群體中的領導人?所謂的成功又是什麼,是羅浮成功之路中講的幸福快樂,或是品格的建立,培養一個建全的人。

理論上專科章活動提供所有機會、管道讓童軍學習,但基於童軍被形塑的興趣,在內容的選擇上可能很一致。例如童軍技能、戶外技能、環境自然相關的內容、手工藝等等比較容易被選擇。在專科章名稱的變化上,紙工變成紙藝、陶工成為陶藝,從技藝變成藝術,或許也展現出某種的期待。在我國操作專科章的情形是,只提供服務員能提供的項目,甚至有時必備的專科章也不會舉辦,常辦就是相同的那些科目。另外,現行規定中的必備專科章在要求的15項中竟佔了12項,在在表現活動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元。

但也許不能太過高估專科章活動的效力,畢竟為此準備的人也許不多。但這不是討論完成這些專科章的人數有多少,而是討論組織所提供的、與青少年所選擇的,以及那些沒提供的、與未被青少年所選擇的,是否一致。Rovering to success把成功定義成幸福快樂而非成就,在這裡為和諧論下了一個很奇妙的註解,但同時也在組織與某些家長、青少年之間產生了一個問題,這運動是在玩什麼的?如果我是希望讓孩子參與活動之後會更有成就,那他們該去補習班或童軍團?如果是來童軍團,這裡又提供了什麼(學習領導,可能是其中一個理由,也可以想想社會中哪個階層會去學領導)。

這些想法提供我研究的一些思考:其中之一也許是可以訪談或工作坊的形式瞭解童軍、行義童軍在專科章活動中的實際經驗,與活動需求。之二是瞭解同樣的參與年資當中,為何有些人晉級較慢、專科章獲得的數量較少。亦即問題不是成為國花級的人有多少,是在參加童軍不晉級或拿到較少專科章的人在進程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礙。成功完成者通常具足了許多成功的要素,也通常和組織的方向相當一致。然而,那些障礙因素可能才是組織該排除、修正的因素。

曾聽有人說過有了統一的合格標準,就沒有城鄉差距的問題,因為各地的標準都一致了;不能接受必修科目,等於是逃避問題,這樣未來他做事也會逃避問題。但換個想法來看,逃避問題的可能是活動設計者與組織。從教育社會學的概念當中,觸發我對童軍運動的信仰危機,因為從這些概念解釋起來,不只童軍運動是社會現況的維持者,在不知不覺中我還成了文化複製的共犯,我常常在某些較批判性的課堂上會問:那實際上該怎麼作才能解決問題?較普遍的解答通常不是解決現實問題,而是要我們在教育的現場上多少意識到所面臨的問題。童軍運動是什麼,專科章活動在作什麼,心裡又有種不同的解答。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03 月 25 日 at 15:25:08  Comments (1)  

世界童軍環境章架構

應付作業用的翻譯。
第四週作業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03 月 17 日 at 16:36:53  發表迴響  

讀書誌103-大島的良心

以為這件事必得牽涉到環境正義、原住民族權利等等大議題才值得聽,然而最根本的竟是對健康的需求,與不安全環境的恐慌,當答案、解決方案都很明顯,卻不知為何還得持續的等下去。

本學期原無疆界座談會第一場邀請希婻‧瑪飛洑談「大島對小島的良心:核廢如何遷出蘭嶼」,題目如此定義正是指出核廢料的遷出已經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該怎麼做,真的有困難嗎?沒有困難是良心問題。會場包括工作人員在內約30人。內容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三十年的反核抗爭,以照片、年表做表達;另一部分是黃色罐頭的騙局,用照片說明蘭嶼核廢料場荒腔走板的演出。這期間的演說,感覺沒有任何起伏,直到討論時間,才發現議題全都兜在一起,以是有時僅瞭解歷史、事件、議題,而缺乏脈絡,這樣的經驗對人的意義或許不大。

講者帶著孩子來演講,說是怕沒有人可照顧,這個怕,或許由很多的現實建構出來。孩子多次說到照片裡就是核廢料,「他的眼中就是核廢料的世界」(與會人員的說法),只要核廢料不遷出,這個抗爭就會持續下去,「雖是垃圾使命,青年人卻不得不如此繼續下去。」後半部的照片表達臺電在蘭嶼檢整核廢料的兩面手法,對外說是安全無虞、程序標準,在內卻粗糙不堪,試問誰能不怕。要求提供健康檢查卻不同意,或怕真的檢出問題,倒是麻煩。

有人談要需要科學數據,才能說服別人說明影響人們健康多大。所謂科學資料是需要資金投入的,誰出錢?要是沒有錢舉證,別人放髒東西在自家內,還得自己舉證才能要他撤出,這是多大的傷害。在這裡我看到背後對科學的迷信、能掌握「真相」者、花錢做出「真相」者的傲慢。

除了健康之外,關心的是回饋金怎用。講者挑明他不喜歡用「回饋金」,就像被撞,對方賠醫藥費,那不是什麼回饋。這事「也不是你給不給錢,也要考慮我們要不要錢。」原本以為「回饋金」議題會就此打住,但還有人想知道怎麼運用。主講們說是一桶200元,一年約有1900萬,但也不是一次給,僅有兩次是直接給村人。其後,竟談到了執行不力的問題。原來1900萬當中有些要給六個社區發展協會,以社區總體營造計劃的方式申請,有活動才有錢;要活動還得寫計畫,人才不足;寫完競標完還要執行,人力不足;要報帳,先要有收據,還得等核銷,發展協會還得有錢週轉;最後,四年無法運用回歸公庫,這是看得到吃不到的大餅。至此,我才明白為何講者不願意談這個無意義之話題。

潘召集人的結論相當簡單:推說沒地方放、還沒找到地方放不是藉口,可有人想過當核廢料不再運到蘭嶼時,後來產生的核廢料都放到哪去了嗎?就在核電廠裡,那麼,該放在哪裡就放在哪裡。如果,該做好卻沒在蘭嶼做好儲存、檢整,你相信在臺灣他們能做好?如果,在臺灣能做好儲存、檢整,卻不願意在蘭嶼做好,那又是怎樣的心態?我以為是該可以談很多議題的核廢料,邏輯卻是那麼簡單。我們說了不要,就不要把有毒物質放在這;而其中的騙局、強凌弱、漠視,百般拖延、達悟人世代的抗爭,則是這事令人難過的部分。據說,在水庫的議題上,原住民族又將遭遇同樣的問題。

 

= = = = = =    引 言 分 隔 線    = = = = = =

 

從小孩的眼中看到的,就是核廢料的世界。

 

該放在哪裡,就放在哪裡。

 

不是你給不給錢,也要考慮我們要不要錢。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03 月 14 日 at 16:40:12  發表迴響  

讀書誌102-教學助理研習會@中正

本次研習會共有四場專題演講,專題演講一由林崇熙教授談公民素養之理念與實踐;專題演講二由陳建良教授以經濟學課程為例分享課程經驗,談在通識暨專業課程中融合公民核心能力;專題演講三由蔡介裕副教授分享有關課群經營與合作模式的經驗;專題演講四則由何昕家講師與石純齊教學助理分別以TA與教師的觀點,提供TA建議與經驗分享。

專題演講一林教授認為每個專業課程都應瞭解自己領域內與社會有關的重大問題,不要與社會脫節,觀察社會需要什麼,從而了解自己的課程需要怎樣的改革。從這樣的觀點開始,重新思考大學、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過去台灣各大學旨在訓練國家所需的國民,而非公民社會所需的公民,大學生優秀的能力不是只有專業課程,大學生的專業教育應包括專業課程與專業通識,而其通識教育應包括公民通識與專業通識。以專業相關的通識達到身土不二─人與環境的充分結合。

專題演講二陳教授開場以專業通識著手,以其經濟學相關課程為例,說明所開通識課程─「從經濟學看世界」如何影響其專業課程─「經濟學」。由於專業課程具有強制性影響學生畢業,而「通識又不是莒光日教學」學生會乖乖收看,因此有關通識課程教材教法的改進需要重在讓學生能感同身受,同時,這樣的修正反而能對自己的專業課程有所助益,讓學生更易理解,能有所實用。並利用即問即答系統為媒介,以所開經濟課程為例,說明「通識課程是鹽,專業課程是菜。」並以陳寶春麵包為例,隱喻專業課程是麵包,通識課程則是秘訣中的味道,做一小結。然而,話鋒一轉,老師學生所認為的味道是否一樣呢?老師與學生對課程目標的認知是否相同,也是需要注意的事項。

後兩場以經驗分享成分居多,專題演講三偏重課群經營,專題演講四偏重對TA的心理建設。個人對於前兩場專題演講較有心得,從所參與課程內容的價值、與社會的關聯性(社會脈絡)出發,思考本課程做為通識課程之一,該有怎樣的內容;其課程所欲培養的目標能力是否是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所設計的活動又是否能確實達到課程目標,也就是確實的培養學生核心能力。重點是在看「學生真正得到什麼(能力),而不是老師做了什麼(活動)。」

末了綜合討論,某代為出席的教授首先提出性別議題,質疑臺上講師盡為男性,在計畫審核上是否也有性別偏差。臺上講師的回應也頗為有趣,生理上的性別不等於性別意識,雖臺上盡是男性,但你怎能確認其中的軀體中沒有女性的靈魂。主持人則擔下邀請講師的缺失,以籌辦緊急而找熟識教授道歉。底下更有過去受邀審查、擔任講師的女教授出面澄清。如果臺上男多女少則引發性別議題,臺上女多男少則沒有問題。我很好奇為何沒有教授接著起來問上面講師的族別、在審核的時候有沒有偏差。綜合討論,究其實僅是計畫相關問答,沒有討論。

Published in: on 2012 年 03 月 03 日 at 15:46:25  發表迴響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有關多元文化認知的專科章

1001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期末報告用資料

= = = = = =

美國部分

http://www.scouting.org/scoutsource/BoyScouts/Youth/Awards.aspx

2011/12/20 

        美國童子軍階段從11歲開始至18歲,進程共分初級、中級、高級、星級、生命級、鷹級六級。專科章約120種左右,自星級以上對專科章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有12類共15種專科章特別重要,包括急救、社區公民、國家公民、世界公民、溝通、環境科學、體適能、露營、家庭生活、個人管理、急難準備或救生、自行車或旅行或游泳,這15種專科章是屬於晉級鷹級必要的專科章。

        高級晉級星級時,需要取得6種專科章,裡頭包含4種鷹級所必備的專科章。星級晉級生命級時,需要再多取得5種專科章,其中3種是鷹級所必備的。生命級晉級至鷹級時則共需取得21種專科章,裡頭包含前述列舉的12類專科章。

美國文化專科章American Cultures 

說明

        美國是個移民的國家。每個人都從某個地方來到美國,或者他們的祖先是如此。瞭解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幫助童軍在我們多樣與逐漸多元文化的社會裡與其他人和諧共處。

標準

        選擇三種具有不同種族、文化、民族或族裔背景的族群,其中一種是你所屬的族群,並利用這些族群來滿足標準一、二、三項。

標準一:分別選擇兩個不同族群以完成下列其中兩項活動。

  • 參加一個具有族群特色的節慶、慶典、或重要活動。報告你的觀察與學習收穫。
  • 到一個具有族群特色的禮拜場所、學校或其他機構。報告你的觀察與學習收穫。
  • 與來自其中一個族群的人討論有關該族群的文化遺產與傳統。報告你的學習收穫。
  • 學習其中一個族群的歌、舞、詩或故事,並教給你的朋友們。
  • 到圖書館或博物館參觀具有其中一個族群傳統特色的節目或展覽。報告你的觀察與學習收穫。

標準二:想像其中一個族群一直在一個城市或國家裡獨自生活,而沒有其他的族群進入,說明你認為這個城市或國家今日會變成怎樣。再說明如果你所選的三個族群同時在這城市或國家生活,你認為可能會變成怎樣。

標準三:說明這三個族群在宗教與社會風俗上某些不同之處。說看看這三個族群在某些概念或行事方式的相似之處。

標準四:從不同的種族、族裔與宗教背景各選出一種人群,說看看來這三種不同人群對我們國家所作的貢獻。

標準五:對你們的童軍團或班級同學發表一場演說,主題是不同族群如何能和諧共處。帶領一場討論,主題是怎麼做才能幫助不同族群彼此瞭解。

印第安知識Indian Lore專科章

說明

        美國印第安人有著許多不同文化、語言、宗教、服飾與生活方式,和我們在影片、電視與許多書籍與故事上所見到的刻板印象或一般印象遠遠不同。瞭解這些不同的族群將會是一趟刺激的發現之旅,在這過程中你將會遇到美國最令人著迷的族群。

標準

標準一:舉出一段在你生活周邊的美國印第安部落、族群或民族之歷史。如果可能,前往拜訪。說看看他們的傳統居所、生活方式、部落政治、宗教信念、家庭與成員關係、語言、服飾風格、藝術與工藝、食物製備、行動方式、遊戲、戰爭風俗、這些族群成員現在住在哪,以及他們如何生活。

標準二:以一個特殊的族群或部落為焦點,完成下列活動中之兩項活動。

  • 製作一件部落成員所穿的服裝。
  • 經由顧問認可,製作並裝飾三項部落所使用的器具。
  • 製作一個印第安部落、族群或民族的真實住所模型。
  • 拜訪博物館以瞭解印第安工藝。與你的顧問討論,能辨認出至少10種該部落或民族所使用的工藝品,以及它們的形狀、大小與使用方式。

標準三:完成下列其中一項活動。

  • 學習該族群或部落的三種遊戲。在童軍的活動裡教導並帶領其中一種遊戲。
  • 學習並展現出部落的傳統炊事或食物製備方式,並製作三種餐點。
  • 實際演示某印第安族群在傳統上如何打獵、補魚或設置陷阱。

標準四:完成下列其中一項活動。

  • 寫下或簡短敘述,當歐洲移民來到這個大陸時如果沒有和美國原住民(native Americans)相遇,生活可能會有何不同。
  • 用印第安語言唱兩首歌,並解釋它們的意義。
  • 學會某印第安語言裡的一般用詞以及它們的意義,至少25個。
  • 展現印第安手語中的25種手語,包括那些可以用來幫助你取得水、取得食物與問路的手語。
  • 用英文或你在家、在團內常用的語言學會一個至少250字的印第安故事,或是一些比較短、加起來300字的故事。在童軍集會中或營火中講述這些故事。
  • 寫下或說明8件源自美國印第安人而被其他人所採行之事。
  • 學會25個印第安地名,並說明他們的起源與意義。
  • 不論古今,說出5個知名的美國印第安人領袖。舉出他們的部落或是民族,敘述他們著名的原因。
  • 瞭解有關易洛魁聯盟(Iroquois Confederacy),包括他們如何與為何形成。說明他們的治理系統。敘述美國和易洛魁聯盟的政府間有何相同與相異之處。

加拿大部分

http://www.scouts.ca/ca/scouts-badge-requirements

2011/12/20

        加拿大童子軍階段年齡為11-14歲,晉級獎章分為三階段Voyageur Scout Award(香港類似名稱翻譯成毅行獎章,但是階段是屬第二階段)、Pathfinder Scout Award(香港翻成探索獎章屬第一階段)、Chief Scout Award(香港翻譯成總領袖獎章,屬第四階段)。專科章(Challenge Badges)分為體育類(5種)、文化與社會類(10種)、環境類(8種)、家與家庭類(7種)、戶外活動類(10種)、個人發展類(7種)、科學與科技類(4種)七類。童軍要晉級成毅行童軍在專科章方面必須獲得兩類、合計四項的專科章,毅行童軍晉級成探索童軍則需要取得兩個新類別,六個以上的專科章。總領袖獎章則需要七類,每類一種專科章。

文化覺察Cultural aware專科章

        設置文化覺察專科章的目的是要對加拿大的文化差異有更深的瞭解。

其標準是:

1.瞭解某個文化族群,包括他們的語言、傳統與靈性上的信念。

2.帶領一個具有該族群文化特性的活動或遊戲。

3.準備一份具有該族群文化特性的食物,並與你的小隊/團分享。

 

有關澳大利亞部分 

http://www.scouts.com.au/main.asp?iStoryID=16648945 

2011/12/20 

        澳大利亞的童子軍階段是由10歲半到15歲,共分三級Pioneer Award(代表色:紅)、Explorer Award(代表色:藍)、Adventurer Award(代表色:綠),專科章(Proficiency Badges)與晉級沒有直接關係,但要取得代表該級的肩帶(cord),除了完成該級的獎章標準外,必須取得兩個專科章。每個專科章需要至少十小時的參與或努力。澳大利亞的專科章是為了讓童軍發展具有挑戰性與自己有興趣的嗜好。為了取得專科章,童軍必須在與顧問的合作下滿足一些標準,這些標準由演示/研究、技能、活動等三個元素所組成。在澳大利亞有31項童軍專科章。

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專科章

為取得文化遺產專科章,你必須在A、B、C項中各完成一個任務。展現你所感興趣的,你所學到的,以及在過去、現在、未來各方面中你所增進的知識。

範圍:歷史,宗教,人權,政治,本土文化與當代社會。

A.研究

1.從三個非英語系國家中尋找諸如貿易、主食、生活情況等相關資訊,並和澳大利亞相比較。

2.找出一個澳大利亞原住民族群的傳統生活方式,包括他們吃的食物、與其製備的方式、家庭關係、儀式等等。

B.技能

1.從你所選擇的非英語系國家中,學會並練習三種問候。

2.能分辨與嘗試除了自身文化與國家以外的傳統食物。

C.活動

1.用自然物製作回力棒並裝飾它。演示回力棒的丟法。

2.演示上述的三種問候,並說明其意義。

3.從你所選擇的國家中,準備並炊煮三道傳統餐點。

 

Published in: on 2011 年 12 月 21 日 at 18:13:15  發表迴響